ONFOTO STUDIO 2022/7/4 更名為敘光室
  • notice
  • 學員精選作品

少年的孤獨 --- 王怡與參展人的作品對話

12/30/2015

Comments

 
少年的孤獨。

​華人恥於談論孤獨是有歷史淵源的,我們信奉社會哲學、家庭哲學,卻鮮少有人談論個人和個人孤獨。 但不同前人,90年代後出生的一批年輕人,已經越來越提出和孤獨有關的話題,這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個人孤獨、愛情孤獨、家庭孤獨三種。

本次的展覽中,展覽個人孤獨的較為凸顯,KADOSA (袁祥豪) 試圖結合紅球的系列和 Lucy (吳時馨) 的腳的系列雖然都各自擁有其他的含義但仍能感受到符號背後潛藏的孤獨。而將個人孤獨在本次展覽中表現到極致的是詹詹 (詹宛喬) 的作品,一把刀試圖扎進後背的舉動,表現了創作者一方面極度的孤獨一方面又想奮力反抗的分裂狀態。整組照片色調陰暗,創作者在家庭中自拍卻把臉可以迴避掉,可以看出作者對於目前狀態一種極其不認同感。這種奮力宣洩孤獨的方式甚至讓情感溢出照片,讓觀看者產生一種至於孤獨的錯覺。

相對於個人孤獨,志傑本次展覽的作品更帶有愛情孤獨的味道。漂亮的女孩在鏡頭呈現出光影的晃動和迷離的眼神。這種好像來自夜晚的女孩和鏡頭談了一場華麗的戀愛,但是卻絲毫不掩飾自己的不信任和孤獨,即使拍攝者也是她的愛人。在愛情廉價的年代,志傑的照片提出了致命的問題,若在愛情中我們都倍感孤獨,該如何取暖。

家庭孤獨有點像一個悖論,既然是家庭,我們怎麼能談及孤獨呢?最後我們來談一下Ruo. (鄭伃婷) 的雨傘系列。在Ruo.的照片中,雨傘或者杯子曾以多個的方式出現,但卻仍以單獨出現為主體,表達了親人在離別前最後的孤獨和親人離世後自身的孤獨。整組照片的最後一張,一把雨傘孤零零的在水坑中獨自指向大海,不禁讓人聯想為親人離世後拍攝者將自己變化為這把雨傘,孤單的在水中飄蕩,而最愛的人,已化為大海的一滴,無從尋找。這種家庭孤獨是一種時間所帶來的危機,不可避免卻又難以面對。

​少年的孤獨是一場無用的意淫,它伴隨著少年們的成長卻不提供任何出路。這種孤獨是否是個有意義的課題可以再為商榷,但能允許少年們提出自己的孤獨已經是這個社會極大的進步。 --- 王怡 2015.12.28
图片
Photo: 鄭伃婷作品
Comments

    RSS Feed

    類別

    All
    古典顯影
    小幫手獨白
    展覽活動
    年度回顧
    攝影的本質
    攝影的語言
    藝術手工書
    課程公告

    Archives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 notice
  • 學員精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