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FOTO STUDIO - SEE THE WORLD, BE YOURSELF.
  • 關於我們|about
    • 創辦人|Founders >
      • 韓筠青|Anna Yun Ching Han
      • 孫蕙戀|Hye Ryun Son
    • 經營團隊|Management
    • 空間介紹|Spaces >
      • 中山工作室|Studio
      • 天母暗房|Darkroom
      • 展覽場地申請
    • 展覽|Exhibition >
      • 2020 >
        • #29 留白聚焦 — 攝影聯展 >
          • 留白聚焦|第三屆攝影徵件活動
        • #28 台北民宿藏畫 - 汪正翔個展
      • 2019 >
        • #27 錯視結構 Illusory Composition|2019 ONFOTO 學生聯展
        • 2019 五週年公益攝影聯展:徵件活動
        • #26 記憶偏移写真|富澤大輔個人写真展
        • #25 文字先決|ONFOTO 第二屆攝影徵件聯展 >
          • 文字先決|第二屆攝影徵件活動
        • #24 花,非花|新銳攝影家陳曦個展
        • #23 ONFOTO 攝影家大展|與生俱來的場域
      • 2018 >
        • #22 時區檔案|林予晞攝影個展
        • #21 台北製造|ONFOTO 第一屆攝影徵件聯展
        • #20 家書|蔡胤勤感知影像藝術書創作個展
        • #19 The MOSES-神性、黑洞與人性|中國新銳攝影師高明昔個人影展
      • 2017 >
        • #18 2017 ONFOTO 學生聯展
        • #17 2017 ONFOTO 導師聯展
        • #16 過江|周越北韓紀實攝影個展
        • #15 與你同在|韓裔新銳攝影師李高恩 LGBT人像攝影個展
        • #14 以往的再尋|李泳麒重鉻酸膠質顯影個展
        • #13 非一般|陳智賢攝影個展
      • 2016 >
        • #12 0216 ONFOTO 學生聯展
        • #11 The Longest Year|呂盈蓉自我顯影創作個展
        • #10 2016 ONFOTO 導師聯展
        • #9 人生人海裡,你不必記得我|中國攝影雙人組金浩森+文子台灣攝影首
        • #8 皮下映攝|韓國新銳攝影師朴炳俊自拍攝影個展
        • #7 再見再見|曾子恩攝影首展
        • #6 覓渡 Wanderlust : 時候尚早|Wilson Lee 攝影首展
      • 2015 >
        • #5 2015 ONFOTO 學生聯展
        • #4 Look At Me|許愷中黑白銀鹽攝影個展
        • #1 ONFOTO 開幕特展|孫蕙戀+韓筠青古典影像顯影雙人展
    • 專欄|Column
    • 青年藝術人才培育計畫
  • 合作導師|Instructors
    • 呂盈蓉|Lucky Ying-Jung Lu
    • 陳宛瑜|Wan-Yu Chen
    • 李泳麒|Kalen Wing-Ki Lee
    • 蔡胤勤|Yin-Chin Tsai
    • 汪正翔|Sean Wang
    • Kadosa Yuan
    • 李君慈|Jyunc-Cih Li
    • 許亞歷|Yali Hsu
    • 劉子正|Tzu Cheng Liu
    • 彭啟東|Qi Dong Peng
    • 藍仲軒|Chung-Hsuan Lan
    • 許愷中|Eric Hsu
    • 黃祥昀|Hsiang-Yun Huang
    • 何沐恬|Tammy Mu-Tien Ho
    • 葉明勳 |Eric Yeh
    • 蕭晨佑|Richard Hsiao
  • 招生中|Current
  • 所有課程|SCHOOL
    • 線上課程 x 好學校
    • ONFOTO creative 攝影創意課程 >
      • 攝影未來學:給2050的台灣人看的照片
      • 攝影的思辨與編輯
      • 紙上劇場:攝影的虛擬情境
      • 私領域的限地攝影
      • 當代攝影與創作
    • 商業人像課程 Commercial Portrait >
      • 自然光判讀 ╳ 膚質探討
      • 離機閃實務 ╳ 場域肖像
    • 攝影書系列課程|Photobooks >
      • 裝幀詩學:攝影書的編輯與實踐​​
      • 行走的紙:手工製本的技術美學
      • 影像排序學:系列作品的韻律
      • 攝影畫報實驗工作坊
    • 暗房創作|Darkroom >
      • 古典顯影|Historical Processes >
        • 氰顯影 Levele 1|Cyanotype Level 1
        • 氰顯影 Level 2 - 染色|Cyanotype Level 2 - toning
        • LEZS 通行證限定課程:2hour 天母氰顯影採集計畫
        • 凡戴克棕|Van Dyke Brown
        • 鹽印法|Salted Paper
        • 重鉻酸膠質顯影|Gum Bichromate
      • 黑白暗房|B&W Darkroom >
        • 基礎黑白暗房 Level 1|Darkroom Level 1
        • 基礎黑白暗房 Level 2|Darkroom Level 2
        • 進階黑白放相 Level 3|Advanced Printing Level 3
        • 黑白放相與應用|Special Processes
        • 黑白放相複習班|Refresher Series
      • 數位暗房|Digital Darkroom >
        • Level 1 基礎影像處理:如何拍出高品質的影像
        • Level 2 進階影像處理與色彩管理
        • Level 3 作品集製作與輸出
      • 數位負片|Digital Negative
    • 攝影工作坊|Workshop >
      • 採訪形象照工作坊:(不)規則的人像攝影術
      • 看照片與寫照片:如何書寫藝術家作品自述
      • 攝影策展工作坊:展場規劃
      • 海鹽與銀的畫意方程式:鹽印法工作坊
      • 顯影之王:鉑金鈀金顯影工作坊(初階、進階)
      • 攝影書籍編制 Level 1:概念建構
      • 攝影書籍編制 Level 2
    • 過往課程一覽 >
      • 攝影美學|Aesthetics >
        • 攝影與方法論 Topic 1:藝術史、社會與哲學思考
        • 攝影與方法論 Topic 2:歷史、權力與後殖民
        • 藝術與科學 Topic 1:時間與夢境
        • Current Season:藝術家帶你看展覽
        • 夢境製造:文字與影像的跨域創作
        • 為什麼恨攝影專題 >
          • 為什麼恨攝影|《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
          • 為什麼恨攝影|《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 為什麼恨攝影|《持續進行的瞬間》
          • 為什麼恨攝影|攝影評論經典篇
      • 攝影概念|Concept >
        • 人像觀點系列工作坊 >
          • 觀點一|棚拍心理學:攝影師與被攝者的私密儀式
          • 觀點二|觀景窗之外:攝影師與被攝者的距離
          • 觀點三|色彩先決:拍攝現場的顏色 v.s. 攝影師心裡的顏色
          • 觀點四|系列人像攝影企劃構想
        • 觀念式創作方法
        • 攝影的本質 Level 1
        • 給攝影師的創意色彩學
        • 人像的藝術
        • 進階 - 攝影的本質 Level 2
        • 進階 - 自我顯影:解構自我篇
        • 入門 / Introductory >
          • 必修課程 / Required
          • 選修課程 / Elective
  • 一對一指導|one-on-one
    • 個人攝影指導|One-on-One Learning
    • 藝術學院留學:作品集指導|Art School Application
  • 青少年攝影學堂|Youth Program
    • 另類顯影的創意入門|Printing with Alternative Processes
    • 數位編修入門|Digital Imaging
  • 聯絡我們|Contact
  • 行事曆|Calendar
  • 學員精選作品|Showcase
  • 攝影,和我們的六種命題|ONFOTO STUDIO 2020 學生聯展 系列專訪影片

February 25th, 2017

2/25/2017

Comments

 
ONFOTO STUDIO 2016 Annual Showcase 學生聯展
參展人:林子禹
《漫 - 謬》
這個世界,看似依循著脈絡在流動,但卻也存在彼此矛盾與荒謬的互動。觀看最原始的人體,渴望發掘新的旋律、產生新的對話,游移在張力間伸張;投射內心的幻象,曖昧不明的流轉凝視,創造極端的詩意,賦予荒謬存在的本質。

課程名稱:攝影的語言
養成課程:攝影的本質、黑白底片沖片、凡戴克棕顯影
圖片
Comments

February 13th, 2017

2/13/2017

Comments

 

今年我們總共辦了六場展覽(其中三場為新銳攝影師邀請展)、兩場攝影講座、開設四門新課與一堂攝影書編制Workshop。
​ 2017年我們會重新規劃營運模式,將更好的課程與展覽分享給大家,謝謝 <3 明年見嚕!

Picture
Comments

2016 導師聯展開幕式 Faculty Showcase Opening Reception

10/17/2016

Comments

 
Photo
Comments

「人山人海裡 你不必記得我」共同策展人 王怡 展覽推薦

7/29/2016

Comments

 


我們在路上,遺留了多少孤獨?

我和大多數的中國孩子一樣,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逃離家鄉,逃離家。以為只要逃離了,就躲開了一切,只要在路上,一切都會是快樂的。我們想盡了所有在路上可能預見的美好,卻唯獨沒有預見,這一路上,還有尾隨的孤獨。 這份在路上的孤獨,始料未及。逃不開,躲不掉。我們如剛出世的嬰兒,用這份始料未及的孤獨,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但也正是因為這些孤獨,讓我們格外關注那些經過的、看到的細碎物。

荒野中的一朵鮮花,山腳下的一塊石頭,海面上的一隻海鷗,公路邊的一棟建築,竟也都慢慢的變成了我們的心情。 我們與它們多麼的相似,我們在「社會」這個群體中,想做一個獨特的「自我」,或是孤芳自賞,或是遺世獨立,想要被其他的人認可。擁有這樣內心的我們,和它們,有何不同? 我們在路上遺留了很多這樣的情愫,只是攝影師們,把這份情愫,變成了映像。

​或許說起來,這些映像都只是些平淡的細碎物,但卻是我們生命中的僥倖所得,是我們應當珍惜的,世間的金屑。茫然塵世中,這是唯一能手握的金沙。我們均是滄海一粟,必有一日融入大千世界,既然如此,就請相忘於人海中,擇日再見。(文/王怡 Yi Wang)
按一下這裡來編輯。
Picture
Comments

【青春系攝影:能夠留下美好青春的新攝影流派】

7/21/2016

Comments

 
謝謝 La Vie 設計美學站 -----
​
【青春系攝影:能夠留下美好青春的新攝影流派】
若要請金浩森與文子這對攝影雙人組定義青春系攝影,他們可能會說:青春就是20-30歲階段時,人生由懵懂青澀經歷碰撞而逐漸成熟獨立的前奏曲。進入為自己負責的人生階段,卻仍保有不被世故綑綁的斥子之心。他們紀錄的就是這段青春最美好的時光。若由你來定義,青春系攝影又是什麼呢?
‪#‎人山人海裡你不必記得我‬

http://www.wowlavie.com/action/event.php?id=1793

Comments

「人山人海裡 你不必記得我 」中國攝影雙人組 金浩森 文子 台灣創作首展

7/14/2016

Comments

 
走在人山人海裡,你是找到像樹一般根植於心的寄託?
還是走的越遠,越是發現周圍的荒蕪,只留下孤單的腳印?

城市與煙火,它們獨自燦爛,轉瞬即逝:它們是這個世界上,我們正在經歷的。飛鳥與石頭,或兀自佇立或成群結隊、相互依偎:它們是這個世界上,我們的縮影。我們都必須選擇某種自己的方式,對抗著難以表述的情愫。文子與浩森,他們一邊行走,一邊留下對世界的疑問。他們堅信孤獨感越深,內心也會越強大。

我們最終如滄海一粟,融入大千世界,既然如此,就請相忘於人海中,擇日再見。

*作品展出 -----

2016/7/15 Fri. ~ 8/14 Sun.
開放時間:週五至週日 2-7:30pm

平日開放團體預約參觀,請電洽 02-88661982 或來信預約謝謝。

*關於創作者 -----

金浩森和文子的組合始於2009年在文子在豆瓣網發起的 “PHOTO BY MOON” 全國巡拍活動,因其組合作品清新自然、清純文藝,很快受到了網友的熱烈追捧,並成為了中國大陸青春攝影的風尚標。

*關於金浩森 -----

我開始攝影快十年了,最開始喜歡上攝影大抵是因為我可以幫助別人記錄青春,可以參與到一個人最美的時光。20歲到30歲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從年少輕狂到獨立思考,每一個年份里的作品都會反映我不同階段的內心。現在我開始能理解,人在漫長的歲月裡越來越孤獨這句話的含義。

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我們在自己的空間獨自存活著,大部分時間我們安靜又孤獨。

我曾經偏執而又著迷於一些微小的景致,它們只存在於瞬間,我用相機去尋找它們、記錄它們,在往後的許多日子裡它們一直打動著我的內心。有時候覺得這就是拿起相機的魔力和意義。

這些年我行走過很多城市、森林、不同的海岸線,見過太多不同的臉孔,我們通常都是陌生安靜而又互不打擾。許多光陰我默默的存放在圖像裡,它們在明暗交錯中開始變得有生命力,會記得每一張圖像的當下,以及當下的我。

微博 @金浩森 http://weibo.com/jinhaosen

*關於文子 -----

小時候,很怕孤獨。
長大後才明白,
從生至死,孤獨是必修課,它分秒存在。
人生這一路,孤獨不是一個人的無聊,不是熱鬧時的不合群,不是喧囂過後的孤寂。
孤獨,是每一個階段,自己和自己的對談。

河水、山石、竹子、飛鳥
這些我定格的畫面,
它們是普世里具象的事物,卻常常被忽略,其實都有它們的語言和空間。
它們各自佇立,靜默,卻用它們的方式,在這世界上另個空間層面,彼此陪伴。

孤獨,無需害怕,也不必試圖掙脫,
要做的,只是與它相對,
接納,平和,感受,體會,
然後讓它融入時間,流過生命,成為一種安寧的存在。
就像享受夜晚的靜謐,聆聽雨落時的細碎聲音,翻動書頁的手指和光影,
經營孤獨的時刻,讓生命力這些無聲的時光,自有另一番活色生香。

微博 @MOON文子 http://weibo.com/photobymoon

更多介紹:http://www.onfotostudio.com/9-123002015429983201542802335041-20320199812451735352244712510512301-373292800926862-2599123376-21109203163931823637.html
Comments

《JAPAN FROM ABOVE》Wilson Lee 新書暨新作品分享會

6/11/2016

Comments

 
Picture
​
Wilson Lee 要來台灣跟大家見面囉!這次 Wilson 將親自分享《JAPAN FROM ABOVE》攝影書概念及準備過程。除此之外,Wilson即將前往緬甸拍攝新作品,這次也會一併把新照片帶來台灣跟大家分享!


活動日期:2016年6月26日 6月26日 4-6pm 
活動流程:3:45pm 開放進場、4-5pm 正式講座、5-6pm QA+新書簽名 (請自備攝影書)
主辦單位:Onfoto Studio 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286巷22號
攝影集購買: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3449
覓度展覽專訪:http://www.onfotostudio.com/2084421578--news/-wanderlustwilson-lee
個人官網:http://www.leemaishun.com/

------------—————————————————————————--

《JAPAN FROM ABOVE》

2013年,我到了日本短期留學 。

了解一個城市的切入角度非常之多,短時間內根本不易辦到;即使試圖通過相機來認識一個地方、拆解一個城市的本質,還是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方法與角度,比如穿梭在橫街窄巷裡捕捉都市細節,或是走進人群裡觀察各個生活面貌。

對短期逗留的外來者或過客,總體上日本人是親切而友善的,只是,心底裡卻又藏著一道無以名狀的鴻溝。當中的關係既親密又遠得無法靠近,故此最終,我選擇了以最近(城市裡頭)同時又最遠(距離地面最高)的位置去拍攝。

如此的距離,不就是我與這個地方的關係嗎。

「趁天色尚未完全變成漆黑之前,馬上出發,既遠且近地眺望我所身處的、染成了一片藍色的日本。」

事前沒有想過,原來從高空去觀察一個城市,反而看得更透徹。眼前的,是城市的脈動—光影點綴著公路上流動的汽車,仿如城市裡的血管,不住地給予她生命力;萬家燈火匯合出來的影像也仿似一幅星圖般,一閃一閃,你能感受到市民實實在在的生活,目睹時間的更迭。

自那時起,每當有機會重回日本,我都會站到最高處,繼續這系列的拍攝。

—————————————————————————--

關於 WIlson Lee :

Wilson Lee,23歲,2016年取得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經濟碩士。他自13歲便獨自周遊列國,在2010年開始接觸攝影並撰寫部落格,亦以「時候尚早」為名活躍於多個媒體平台,分享攝影作品及文章。Wilson涉獵的題材廣泛,包括人文紀實、城市建築、人像攝影等。他曾多次在美國IPA攝影比賽等世界大型比賽中獲獎,亦在2014年法國PX3攝影比賽中取得1金7銀9銅的驕人成績,更於2015年Sony世界攝影獎的公開組中勝出,成為歷屆最年輕的得獎者。2016在台灣舉辦個展《覓渡 WANDERLUST》,並於同年發行首本攝影集《JAPAN FROM ABOVE》。

Submit
Comments

2016-4/2「再見再見」曾子恩攝影初展開幕酒會

4/3/2016

Comments

 
攝影 by 陳炘文 Alexis Chen
Comments

2016 春季展覽:「再見再見」曾子恩攝影初展

3/30/2016

Comments

 
Picture
展覽連結:http://www.onfotostudio.com/7-123002087735211208773521112301-26366233762468125885244332102123637.html

臉書活動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02088686701250/
Comments

Wilson Lee 2/27 倫敦台北面對面

2/3/2016

Comments

 
Picture
覓渡攝影展開展至今,即使遇到了霸王寒流,依然有從北中南 (以及香港美國!) 特地來看展的朋友,Wilson與Onfoto皆深感榮幸!除了親眼見到Wilson的作品之外,大家還攜帶了大大小小的問題來到展場,可惜Wilson因課業因素暫時不會飛來台灣與大家見面,所以我們決定辦一場越洋視訊,讓Wilson親自回答大家的問題,也帶我們導覽一遍這次的展出作品。
​
為了維持活動品質,我們現場開放十五個名額進行QA,若報名人數超額,我們會以電腦抽籤方式選出參加名單、或增加對談場次。若您不克出席,仍可將想問的問題寫在表單裡面,我們會統一整理好給Wilson,最後統整出文字QA給大家。2/27當天的對談內容也會有文字記錄,所以沒參加到的朋友不用擔心喔!

日期:2016年2月27日 7~9pm (6:30入場)
活動場地:onfoto studio 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286巷22號
報名表單 (一份表單限兩位入場):https://form.jotform.me/annahan12/wilsonlee227
現場名額限制:15位
報名截止日:2016年2月12日 10pm
入場名單公佈日期:2016年2月15日 10pm前公佈於FB活動頁面
Comments
<<Previous

    RSS Feed

    類別

    All
    古典顯影
    小幫手獨白
    展覽活動
    年度回顧
    攝影的本質
    攝影的語言
    藝術手工書
    課程公告

    Archives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ONFOTO 中山工作室|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一段 150 號 2 F|02-88661982
​
ONFOTO 天母暗房|台北市士林區士東路 286 巷 22 號 1F|02-88661982
Line 客服小幫手,即時解決您報名/課程的疑慮
加入好友


​隱私權政策 | Privacy Policy

  • 關於我們|about
    • 創辦人|Founders >
      • 韓筠青|Anna Yun Ching Han
      • 孫蕙戀|Hye Ryun Son
    • 經營團隊|Management
    • 空間介紹|Spaces >
      • 中山工作室|Studio
      • 天母暗房|Darkroom
      • 展覽場地申請
    • 展覽|Exhibition >
      • 2020 >
        • #29 留白聚焦 — 攝影聯展 >
          • 留白聚焦|第三屆攝影徵件活動
        • #28 台北民宿藏畫 - 汪正翔個展
      • 2019 >
        • #27 錯視結構 Illusory Composition|2019 ONFOTO 學生聯展
        • 2019 五週年公益攝影聯展:徵件活動
        • #26 記憶偏移写真|富澤大輔個人写真展
        • #25 文字先決|ONFOTO 第二屆攝影徵件聯展 >
          • 文字先決|第二屆攝影徵件活動
        • #24 花,非花|新銳攝影家陳曦個展
        • #23 ONFOTO 攝影家大展|與生俱來的場域
      • 2018 >
        • #22 時區檔案|林予晞攝影個展
        • #21 台北製造|ONFOTO 第一屆攝影徵件聯展
        • #20 家書|蔡胤勤感知影像藝術書創作個展
        • #19 The MOSES-神性、黑洞與人性|中國新銳攝影師高明昔個人影展
      • 2017 >
        • #18 2017 ONFOTO 學生聯展
        • #17 2017 ONFOTO 導師聯展
        • #16 過江|周越北韓紀實攝影個展
        • #15 與你同在|韓裔新銳攝影師李高恩 LGBT人像攝影個展
        • #14 以往的再尋|李泳麒重鉻酸膠質顯影個展
        • #13 非一般|陳智賢攝影個展
      • 2016 >
        • #12 0216 ONFOTO 學生聯展
        • #11 The Longest Year|呂盈蓉自我顯影創作個展
        • #10 2016 ONFOTO 導師聯展
        • #9 人生人海裡,你不必記得我|中國攝影雙人組金浩森+文子台灣攝影首
        • #8 皮下映攝|韓國新銳攝影師朴炳俊自拍攝影個展
        • #7 再見再見|曾子恩攝影首展
        • #6 覓渡 Wanderlust : 時候尚早|Wilson Lee 攝影首展
      • 2015 >
        • #5 2015 ONFOTO 學生聯展
        • #4 Look At Me|許愷中黑白銀鹽攝影個展
        • #1 ONFOTO 開幕特展|孫蕙戀+韓筠青古典影像顯影雙人展
    • 專欄|Column
    • 青年藝術人才培育計畫
  • 合作導師|Instructors
    • 呂盈蓉|Lucky Ying-Jung Lu
    • 陳宛瑜|Wan-Yu Chen
    • 李泳麒|Kalen Wing-Ki Lee
    • 蔡胤勤|Yin-Chin Tsai
    • 汪正翔|Sean Wang
    • Kadosa Yuan
    • 李君慈|Jyunc-Cih Li
    • 許亞歷|Yali Hsu
    • 劉子正|Tzu Cheng Liu
    • 彭啟東|Qi Dong Peng
    • 藍仲軒|Chung-Hsuan Lan
    • 許愷中|Eric Hsu
    • 黃祥昀|Hsiang-Yun Huang
    • 何沐恬|Tammy Mu-Tien Ho
    • 葉明勳 |Eric Yeh
    • 蕭晨佑|Richard Hsiao
  • 招生中|Current
  • 所有課程|SCHOOL
    • 線上課程 x 好學校
    • ONFOTO creative 攝影創意課程 >
      • 攝影未來學:給2050的台灣人看的照片
      • 攝影的思辨與編輯
      • 紙上劇場:攝影的虛擬情境
      • 私領域的限地攝影
      • 當代攝影與創作
    • 商業人像課程 Commercial Portrait >
      • 自然光判讀 ╳ 膚質探討
      • 離機閃實務 ╳ 場域肖像
    • 攝影書系列課程|Photobooks >
      • 裝幀詩學:攝影書的編輯與實踐​​
      • 行走的紙:手工製本的技術美學
      • 影像排序學:系列作品的韻律
      • 攝影畫報實驗工作坊
    • 暗房創作|Darkroom >
      • 古典顯影|Historical Processes >
        • 氰顯影 Levele 1|Cyanotype Level 1
        • 氰顯影 Level 2 - 染色|Cyanotype Level 2 - toning
        • LEZS 通行證限定課程:2hour 天母氰顯影採集計畫
        • 凡戴克棕|Van Dyke Brown
        • 鹽印法|Salted Paper
        • 重鉻酸膠質顯影|Gum Bichromate
      • 黑白暗房|B&W Darkroom >
        • 基礎黑白暗房 Level 1|Darkroom Level 1
        • 基礎黑白暗房 Level 2|Darkroom Level 2
        • 進階黑白放相 Level 3|Advanced Printing Level 3
        • 黑白放相與應用|Special Processes
        • 黑白放相複習班|Refresher Series
      • 數位暗房|Digital Darkroom >
        • Level 1 基礎影像處理:如何拍出高品質的影像
        • Level 2 進階影像處理與色彩管理
        • Level 3 作品集製作與輸出
      • 數位負片|Digital Negative
    • 攝影工作坊|Workshop >
      • 採訪形象照工作坊:(不)規則的人像攝影術
      • 看照片與寫照片:如何書寫藝術家作品自述
      • 攝影策展工作坊:展場規劃
      • 海鹽與銀的畫意方程式:鹽印法工作坊
      • 顯影之王:鉑金鈀金顯影工作坊(初階、進階)
      • 攝影書籍編制 Level 1:概念建構
      • 攝影書籍編制 Level 2
    • 過往課程一覽 >
      • 攝影美學|Aesthetics >
        • 攝影與方法論 Topic 1:藝術史、社會與哲學思考
        • 攝影與方法論 Topic 2:歷史、權力與後殖民
        • 藝術與科學 Topic 1:時間與夢境
        • Current Season:藝術家帶你看展覽
        • 夢境製造:文字與影像的跨域創作
        • 為什麼恨攝影專題 >
          • 為什麼恨攝影|《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
          • 為什麼恨攝影|《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
          • 為什麼恨攝影|《持續進行的瞬間》
          • 為什麼恨攝影|攝影評論經典篇
      • 攝影概念|Concept >
        • 人像觀點系列工作坊 >
          • 觀點一|棚拍心理學:攝影師與被攝者的私密儀式
          • 觀點二|觀景窗之外:攝影師與被攝者的距離
          • 觀點三|色彩先決:拍攝現場的顏色 v.s. 攝影師心裡的顏色
          • 觀點四|系列人像攝影企劃構想
        • 觀念式創作方法
        • 攝影的本質 Level 1
        • 給攝影師的創意色彩學
        • 人像的藝術
        • 進階 - 攝影的本質 Level 2
        • 進階 - 自我顯影:解構自我篇
        • 入門 / Introductory >
          • 必修課程 / Required
          • 選修課程 / Elective
  • 一對一指導|one-on-one
    • 個人攝影指導|One-on-One Learning
    • 藝術學院留學:作品集指導|Art School Application
  • 青少年攝影學堂|Youth Program
    • 另類顯影的創意入門|Printing with Alternative Processes
    • 數位編修入門|Digital Imaging
  • 聯絡我們|Contact
  • 行事曆|Calendar
  • 學員精選作品|Showcase
  • 攝影,和我們的六種命題|ONFOTO STUDIO 2020 學生聯展 系列專訪影片